找到相关内容2257篇,用时2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如实了知天台一乘圆顿

    为境。即:“性为法性所依复为法界之体”:缘、了、二修:全修在性。四性叵得即空假中。如来权施“(娑婆)折、(极乐)摄、”二门。二修一性:三道即是三德,摩诃止观一念圆证。净土法门此之权巧方便,既约圆以论—...彻悟圆教妙理,“还是在生死中”。唯有念佛则不然,只要能真信、切愿、持佛名号,临终便可蒙佛接引往生净土,如能彻悟圆理,便登上品;没有彻悟也能生中下品。只要一生净土,便“决了生死”,横见四净土,圆证三不退,一生成佛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9.html
  •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(上)

    ,是儒佛两家入门紧要处。往时正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也。从此念佛便觉进里着己,回看儒书,更觉充然有悦心之味,不至与净土法门划成两橛。」78「求」是对「大根大器」的追求,旨在于重建政治伦理。抵抗权力兽欲只得...

    杨际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1.html
  • 佛教信徒拜佛的功利心及正信的导入

    佛法身”!信、愿、行,既是佛教净土法门的纲宗,同时也是佛教信仰的基本。 《华严经》云:“信为道元功德母。”又如《大乘起信论》中所讲佛教之信仰:“此信乃入佛法之首故。信心如手,有手之人入海宝藏随意拾取。...已多少呈现为教团佛教,但佛教信徒大多注重个人精神的修为、心性觉悟境界的个体呈现,而不以世俗社会生活的组织和制约作为特点,从而构成了天国净土与心灵净化的不二法门。即心即佛,出世入世而更加注重世间的觉悟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570807.html
  • 黑水城出土西夏弥陀画初探(1)

    。北宋早期讨论修行净土法门的重要著作《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》言:  16页  我忏悔已,六根三业净无瑕累,所修善根,悉亦清净,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普与众生同生赡养(即西方净土)。……临命终时,身心正念,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1页  内容提要  二十世纪初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现了大批的西夏文物,其中有不少十二、三世纪的「接引图」和「西方净土图」,与西夏净土题记的...

    李玉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770819.html
  • 黑水城出土西夏弥陀画初探(2)

    净土信众络绎不绝,十六禅室常座无虚席,显然系念观想阿弥陀三圣的念佛法门,在当时十分流行。  在净土法会方面,道宣在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?瞻病送终篇》已提到,无常院中陀接引像的设立与临终往生的仪式有关。...法门殊盛许多,是宋代净土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法门。实际上,自莲宗初祖慧远(334-416)以来,念佛三昧一直是净土教的重要法门,不过宋代的念佛三昧与慧远所倡的念佛三昧稍有差异,慧远的念佛三昧,是以《般舟三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770820.html
  • 妙禅佛寺的建筑艺术

    居士  座下,严持净土法门。故大殿陈设十分简洁单纯。  不过大殿左侧前方依然供奉了韦陀尊者和伽蓝尊者(因此  两尊者像也是妙禅师亲手塑作),侍立在玻璃柜内。大殿墙壁  上不尚粉饰,仅涂白色,墙上挂的是...座落于台北市北门外,属  于日本净土真宗, 创立于明治 29 年( 1896,光绪 2  2 年)是一座单檐七开间歇山顶的宏伟建筑,正脊垂脊  均平直,脊上无饰物,正脊至博脊的垂直距离相当于博  脊至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570886.html
  • 演慈法师:弥勒信仰概述(2)

    卷四:佛说五百幼童经)   佛法传入中国,乃东汉明帝时代(公元六七年)。   净土宗发扬时期是四世纪末,东晋太元十年(公元三八五年)。此年道安法师发扬“兜率净土法门,以皈依弥勒,求未来往生兜率内院...梁大定八年(西元五六二年)卒于唐贞观十九年(西元六四五年)。   迦才是唐代僧人,贞观年间住长安弘法寺,修净土法门,著往生论三卷,其他不详。   论时间,三位大师该有看过上下经和法显传,但不知为何会报导...

    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271698.html
  • 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“复兴”内涵

    12.法振  单提一念以死生为大事  ×  ×  页1486  13.性慈  以净土法门专心一志  ×  ×  页1488  14.广寄  居常刻意精修单持一念  ×  ×  页1490  15.法铠...来探究其复兴之内涵。由憨山一生行事风格之转换,从对己之关怀到对教界、法门,最后及至黎民百姓、社会,而提出憨山修行观从自了生死,增大为人间菩萨观的修行。而这种菩萨为教化众生,不避刀山火聚的精神,亦是佛教...

    见晔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173050.html
  •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--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

    环境,故自号为山谷道人。晚年筑精舍于涪滨,修行净土法门,又号为涪翁。后贬谪于黔州时,寓居开元寺,寺有摩围泉,又号摩围老人。根据《佛祖统记》卷四六记载:  黄庭坚谪居黔南,制酒绝欲,读大藏经凡三年。常曰:...

    谢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473438.html
  • 佛门中的“安居”犍度

    人的学佛或出家,都与梵呗的吸引有关,净土宗善导大师一生游行教化,制有“转经行道法事赞”、“往生礼赞”、“般舟赞”等,将清净的梵呗演成群众的歌声,使得他所倡导的净土法门,能在四众善信中获得广泛的开展。但...安居文〉:“大德一心念,我比丘某甲,今依某某寺僧伽蓝大界内,夏三月结制安居。”(三遍)接着念诵《大悲咒》三遍,然后绕佛,绕佛归位念发愿文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。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...

    照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8.html